去年8月份,“十渡”游,一次针对学英语的同学组织的活动。统计人数的时候有位同学对于:目的地是哪,几天的活动,何时出发,这些基本问题都没弄清楚。了解过后才知道,是某位老师告诉她有个不错的活动,就这样报了名、交了费。向她交待清楚一切后,一路顺利,没有再出其它问题。这个事件提醒了我们,在之后的活动一直都比较注意这方面的问题。

我们觉得,一场活动的体验感好不好,关键不在于活动的主题,而在于参与活动的人,活动主题,往往是什么没有竞争力的。同样的主题、内容和目的地,张三可以做,李四也可以做,但是做得好不好,就在于参与张三活动是什么人,而参与李四活动的又是什么人。

对于一个陌生的群体,在初次接触时,我们往往是通过这个群体里的人,来对整体进行直觉上的判断,“属性”相近的人比较容易成为朋友(逆命题,不成立)。在“雨石驿站”管理和发展上,一直都有个门槛。

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行事,也明白自己在做什么,并且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”

在这个信息爆炸、供大于求的今天,信息甄别和选择越来越占用我们的精力。这样的门槛,注定只会被一部分人接受,它会帮我们阻拦那些“属性不合”的人和事,这样门槛下组织的活动也更符合我们诉求。

其实生活方式有很多种,我们只是从中分拣、剥离并重新朔造一种有态度、有诉求的生活理念,这样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追逐和喜爱,只是他们身处其境,乐在其中而不自知罢了。从长远的角度看,打造这样的生活理念和文化,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业,而“雨石驿站”就是这项事业的一块炼金石。